cover_image

展非遗风采 享珠算魅力——袁洪英名师工作室开展“珠心算教学与现行教材有机结合”同课异构暨2021年全国珠心算网络答题活动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
2021年12月24日 07:57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做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珠算的保护工作,在中国珠算心算协会、贵州省珠算心算协会的领导下,工作室始终以珠心算教学与现行教材有机结合为宗旨,提高全体工作室成员教学综合能力。

图片

2021年12月17日,工作室在余庆县太平小学开展了同课异构观摩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有38人,分别来自凤冈县琊川中心完小、余庆县太平小学、龙溪小学、敖溪小学、松烟小学和二龙小学。分上课、说课、评课3个方面进行。早上,由太平小学陈俊仁、周彰群、松烟小学何芝英、罗敏四位老师分别执教。陈俊仁老师执教的一年级《5、4、3、2加几》,循序渐进,细致深刻,重在培养学生观察及思考能力;何芝英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解决问题》,循循善诱、和蔼可亲,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图片,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罗敏老师和周彰群老师均执教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罗敏老师深入浅出、真知灼见,重在强调算理,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能力。周彰群老师用心、用情、用法重在培养学生看、想、说的能力。四位老师精彩的课堂,彰显了各自的教学风采。既注重了珠心算常规训练及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切入点,又立足于数学教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片

下午,从说课、评课、思考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执教老师从教学设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剖析了自己的课堂,然后由各校老师代表评课:评课内容既指出各自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也实实在在提出教学建议,评得深,评得实,评得真。龙溪小学田艳主任指出:数学教学既要关注知识的基准点,又要注重知识的延伸性;既要关注数学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要注重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抓住课堂教学生成问题灵活处理教材。松烟小学黄琴主任提出: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已在结果处等我们,我们应思考怎样让学生欣赏沿途的风景。最后,工作室主持人袁洪英校长做总评:她以点带面,对四位老师的课堂进行评析与重组,针对珠心算教学与现行教材有机结合提出实验教师思考的问题:教学中,应怎样抓住珠算与笔算的相通点进行教学,不要让珠心算成为教学的负担,应让珠心算为教学内容有效服务,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专注力和思维能力。

图片

12月19日,松烟小学、龙溪小学和太平小学参加了由中珠协主办的2021年全国珠心算网络答题活动,西部地区共1454名选手参赛,本工作室实验学校师生参与了选手组、学生组和幼儿组的竞技角逐。参赛选手在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特等奖选手5名,占参加人数3.6%,一等奖选手57名,占参加人数41.3%,二等奖选手48名,占参加人数34.8%,全体师生获奖率100%,彰显了工作室辐射作用下,本区域珠心算实验教学的累累硕果。

图片

本次活动参与教师共34人,袁洪英、朱秀琼、王辉、蒋浚临、莫天伟5名教师获得一等奖,石桥、付晓娟、何丽等14名教师获得二等奖,任贞霞、付绪松等15名教师获得三等奖。参与活动学生共计104人,其中选手组11名,获得一等奖的有7名,二等奖的有3名,三等奖的有1名。A组选手72名,分别来自3至6年级,松烟小学六年级但昊、张恒嘉、赵小雪、王晶香、周小川5名同学获得特等奖。龚小琳、朱涵等36名同学获得一等奖,其中二年级组1名,三年级组14名,四年级组10名,五年级组4名,六年级组7名。汪浩然、沈嘉豪等19名同学获得二等奖,其中三年级5名,四年级9名,五年级3名,六年级1名,三等奖11名,其中三年级1名,四年级9名,五年级1名。B组选手共14名,均为一二年级小朋友,其中2人获得一等奖,7人获得二等奖,5人获得三等奖。C组选手共7名,1名选手为幼儿园的小朋友,6名选手为一年级学生,1人获得二等奖,其余获得三等奖。

图片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搭建平台,使工作室成员基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本质进行研讨,也通过珠心算网络答题活动,使大家看到在祖国的大西部,有多少人在一起做着传承珠心算文化的工作,相信大家一定会继续努力,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珠算”得以代代相传。


供稿:贵州省珠算心算协会

编辑:时宝荣

校对:高佳琦

审核:赵相翼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精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